本文作者:夏馨 Summer
基本面追蹤:
興勤主攻訂單為針對電動車、5G網通以及物連網IoT等產業浪潮趨勢為主的產品,加上新穎3C產品的未來AI電子化以及智能化發展快速,主攻汽車電子化、電動車兩大領域發展營運中的保護元件與傳感器的兩大訂單需求成長仍為主要獲利增量來源,整體產線穩健與成長同時兼備。再者,受惠於國際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的腳步,由於電動車必須用到大量電能等特性,公司產品組合中的電源模組中功率電感負責電磁儲能轉換,同時手握突破大電流瓶頸的關鍵技術,也將更為有助於中長期財報面獲利指標質變成長的契機。整體來說,興勤持續針對產品組合進行技術性研發,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正確營運戰略。雖然興勤目前股價持續呈現貼息當中,惟考量公司對於客戶的接單能見度持續看至年底的審慎樂觀說法,因此必須盡速在月營收財報上繳出亮眼成績單,未來才有快速填息的機會。公司中長期展望上,目前兩岸廠區持續擴產當中,其中楠梓新廠規劃於2023年第二季期間投產,建廠進度將是推升中長期營運成長的動能,同時IC缺料等干擾因素持續解除當中,接單狀態逐月仍將會穩健成長。
財報面追蹤:
興勤公布8月營收6.20億元,-4.26%MOM、+16.68%YOY,累積前八月營收為49.88億元,累積成長+36.07%YOY,營收表現為成長趨勢。另外,公司2021年第二季稅後EPS為3.39元,累積上半年EPS獲利6.57元,其中毛利率45.24%、營利率31.92%與稅後純益率22.40%同步穩健成長當中。預估2021年EPS獲利如可有14元的水準,以過去三年現金殖利率50%、計算現金股息可將有7元,則以目前的股價水準來說約有3.5-4.0%的區間。
技術面追蹤:
股價仍然位於半年均線下方、以及持續位於BBand軌道線中值下方(屬於技術面上偏空、落後於指數表現之個股),考量因股價跌破代表生命線的季均線,故仍需靜待股價站上月均線(惟月均線已呈現下彎)才能視為重新轉強、未來還要能至少站上十日均線之上,才是扭轉中期走空的最大風險,至於下方防守的點位則先看半年均線是否能夠先行站回才行。
籌碼面追蹤:
專業法人投資機構買賣超動向部分:觀察近三週期間,外資近三週操作為-816張、-361張與+170張,投信近三週操作為+251張、-40張與-20張。法人動向部分可知外資連續兩週賣超之後轉為買超,而投信則是由買轉賣兩週的進行小幅逢高調節當中。
基本面追蹤:
目前IC產品報價依舊逐月調漲,縱然本季晶圓廠商代工價格漲幅不低,不過九齊應能陸續將成本轉稼給客戶,而九齊代工產能多元分散,加上個別規模不大,整體毛利率趨勢仍可維持正成長動能,預期年底傳統供需結構均會持續吃緊,看好整體產能協調與出貨狀況可望呈現旺季續旺之榮景。今年起是有家電、穿戴裝置、視訊鏡頭等WFH 相關產品需求倍增,同時在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吃緊下,整體MCU供需狀況可說是供不應求,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漲價之後,公司可望將持續受惠於全球半導體產能吃緊等因素而獲利逐季蒸蒸日上。除此之外,市場對於車用晶片持續供不應求,惟同業中對於32 位元 MCU及功率模組等車用晶片供貨仍未順暢,因此相對將會排擠掉8位元MCU的產能之後,對照台灣MCU廠在晶圓代工及封測廠產能支應之下,間接將有機會迎接國際大廠轉單。其中,九齊去年起就已經陸續獲得日本晶圓代工廠商的產能支持,將能快速挹注今年公司整體IC產品之出貨動能,加上九齊微控制器(MCU)產業之下游MCU應用非常廣泛、需求多元化,先前廠商對於額溫槍、體溫感應裝置等需求大幅增加,使得MCU出貨成長無虞。
財報面追蹤:
九齊公布8月營收2.10億元,+5.10%MOM、+118.40%YOY,累積前八月營收為14.00億元,累積成長+110.24%YOY,營收表現為成長趨勢。另外,公司公布2021年第二季稅後EPS為4.44元,累積上半年EPS獲利6.32元,其中毛利率50.24%、營利率30.35%與稅後純益率23.42%持續穩健成長當中。預估2021年EPS獲利如可有13.7元的水準,以過去三年現金殖利率82%、計算現金股息可將有11.3元,則以目前的股價水準來說約有7.5-8%的區間。
技術面追蹤:
股價守穩在季均線上方以及股價位於BBand軌道線中線(屬於技術面上中性、稍有落後於指數表現之個股),股價必須再一次站上所有均線才算整理結束、如此也才有機會去向上挑戰前波高點(7/22盤中高點價位的182元),近期股價創高就是技術面多頭的趨勢,故目前仍可以技術面偏多的角度來作觀察。
籌碼面追蹤:
專業法人投資機構買賣超動向部分:觀察近三週期間,外資近三週操作為-117張、+364張與-701張,投信近三週操作為+0張、+0張與+0張。法人動向部分可見外資由連續四週賣超之後一週買超、又一週大賣超,相對的投信進場買賣超的操作則是仍未出現,故個股的籌碼面關鍵仍可以外資動向為主。
基本面追蹤:
市場傳聞中國手機需求欠佳,導致中國IC設計龍頭廠商韋爾集團旗下供應商豪威(OmniVision)大砍明年中芯國際、力積電晶圓代工投片量至少每月5萬片的減少幅度,間接影響同欣電的營收來源,然而市場慣例廠商投片量多為提前1至2個季度就已經確定,倘若豪威規劃推出新產品,例如車用、安防、醫療與AR、VR等情況之下,整體投片量只會有增無減,研判豪威應為一年砍5萬片的可能性較高,在豪威多樣高階產品滲透率提升之下,對於同欣電營運應為有利的方向。同欣電從去年開始,就已經積極投入車用CMOS影像感測器(CIS),展望未來中長期的市場相關訂單需求來進行車用CMOS影像感測器(CIS)產能增產與補強當中,例如公司新竹廠已經新增一條新產線(月產能約1000萬顆)之後,規劃2022年初將會全線滿載,因此未來隨著車用鏡頭畫素升級、自駕趨勢成形之後,八德新廠投產加入之後與持續擴充新產能完成,陸續取得客戶驗證後,則能滿足客戶的訂單成長需求。除此之外,同欣電的國際客戶針對低軌衛星、5G通訊相關高頻模組、生物醫療感測、消費性電子和車用影像感測封裝訂單快速成長當中。除此之外,車用CIS及陶瓷基板產能持續增加且醫療產品及手機CIS RW 基期均屬偏低,整體成長性都有機會向上調整。再加上同欣電合併勝麗公司之後,車用CIS將會貢獻營收與獲利成長趨勢,整體應用在產線擴張以及單價相對提升趨勢向上,帶動公司產品組合逐季轉佳。再者,公司亦積極發展第三代半導體,例如碳化矽(SiC)、氮化鎵(GaN),主要將是供應陶瓷基板以及後段的組裝與測試,預計在第四季生產量將會逐步拉升,都是未來主要成長動能。除此之外,LED市場隨著大尺寸宣傳面板與、中小尺寸電視與車用需求大幅增之後,LED車燈也將隨著電動車趨勢帶動與滲透率持續攀升,預估相關LED產品訂單也將會伴隨著陶瓷基板、影像感測的客戶訂單需求成長動能來同步持續轉強。
財報面追蹤:
同欣電公布8月營收12.19億元,-1.99%MOM、+33.41%YOY,累積前八月營收為90.38億元,累積成長+54.74%YOY,營收表現為成長趨勢。另外,公司公布2021年第二季稅後EPS為3.52元,累積上半年EPS獲利6.21元,其中毛利率31.72%、營利率23.54%與稅後純益率18.29%均皆穩健成長當中。預估2021年EPS獲利如可有14.5元的水準,以過去三年現金殖利率74%、計算現金股息可將有10.7元,則以目前的股價水準來說約有4.5-5.0%的區間。
技術面追蹤:
股價回落至半年均線上方以及股價位於BBand軌道線下緣(屬於技術面上偏空、落後於指數表現之個股),股價只要再一次站上五日均線就能恢復短線多頭格局、甚至向上挑戰前波高點(8/24盤中高點價位的284元),近期股價向下修正、可視為一次洗盤的清洗浮額的可能性視之。
籌碼面追蹤:
專業法人投資機構買賣超動向部分:觀察近三週期間,外資近三週操作為-5038張、+1550張與+3503張,投信近三週操作為+1460張、-1256張與-1785張。法人動向部分可見外資高檔調節之後連兩週的由賣轉買當中、投信在連續數週站在買超佈局操作之後連續兩週進行賣出獲利入袋,整體籌碼趨勢狀況持續呈現土洋相互對作的情況。
關注更多分析資訊:YouTube頻道 豹投資
夏馨老師影片專區
夏馨老師文章專區 https://reurl.cc/OXKnE9
更多分析資訊就在豹投資Youtube:https://reurl.cc/e94z5M
免費試用主力追蹤策略集:https://reurl.cc/xGVAV1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經驗分享,任何投資都有其風險,本網站之文字、數據、資料與服務僅供參考,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讀者應獨立判斷,審慎自我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特此聲明作者、本公司與所屬員工不負任何法律責任。